古代有一種鞋子為什么前端翹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鞋子在歷史上是伴隨著衣服一起發(fā)展變化的,因為鞋子本身也是衣服的一種,即“足衣”,衣服的出現(xiàn)是為了遮擋重要部位、美觀、遮陽和保暖等,而鞋子同樣有這些功能,還有一個保護功能,畢竟人要行走,腳不可避免要與大地接觸,石頭、尖銳的東西、荊棘、臟東西等都可能傷到腳丫,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腳和大地之間的緩沖的鞋子就應運而生了。
最初的鞋子自然不像現(xiàn)在的這樣完美和多樣,它可能是草編織的,也可能是獸皮縫制的,后來隨著絲綢的出現(xiàn),絹帛也成為鞋子的材料之一,還有麻葛等,這幾樣成為古代鞋子制作的主要原材料。早在殷商時期,鞋子的樣式、做工、用料、圖案等就有了嚴格的規(guī)定,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鞋子和衣服一樣成為等級劃分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什么人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鞋子都比較考究,說起來,古代的鞋子雖然不如現(xiàn)在的樣式多,但是也算是有不少的式樣可供選擇。
但古代的鞋子有一點和現(xiàn)在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鞋子是根據(jù)腳型設計的,能夠最大程度的合腳,這樣走起路來會比較舒服。而人的兩只腳是對稱的,但就單只腳來說,兩邊是各有角度彎曲的,所以單只鞋子來說左右并不對稱,而古代的鞋子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這個,單只鞋子就是對稱的,這樣一來,就根本不需要考慮左右腳的問題,兩只鞋子都是一樣的,穿哪個腳上都是一樣的。
這一點就比較奇怪,還有一點是,現(xiàn)在有一種鞋子叫做高跟鞋,鞋子的后端有高跟,不僅增加了人的高度,還讓女性穿上它格外的有氣質(zhì)。而在古代有一種鞋子不是突出后端,而是突出前端,即翹頭鞋。這種鞋子男女都有,只是男鞋前端是方的,女鞋前端是圓的,不管怎樣,就是前端往上翹起。那么,為何會有這樣的鞋子呢,為什么讓前端翹起呢?原因不外乎是這幾個:
首先,我們知道古代貴族女性有一種正式場合穿的拖地長裙,這種裙子穿在身上,按照我們現(xiàn)在的想法就是,倘若一不小心就能踩到裙擺,那等著你的可能就是瞬間倒地出丑了,而這種翹頭鞋則能很好地避免這一點,因為鞋子的前端是翹起的,裙擺到了腳底下也不會被踩到,所以就不會出現(xiàn)摔倒的情況。
其次,鞋子前端翹起也是對腳的一種保護,因為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可能會被腳底下的東西傷到,或者用腳踢東西也會被傷到,但穿了翹頭鞋,因為鞋子的前端并沒有著地,所以能及時避免傷害。這也是為什么幼兒夏天的涼鞋要選擇前端包頭的鞋子的原因,為的就是不要傷著腳趾頭。
再次,前端翹起,暗合了一種美好的祝愿,對于男性來說,它的寓意就是步步高升。
還有一點,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建筑物有一個特點,即亭臺樓閣以及宮殿等的屋頂會用上飛檐,屋檐上翹,增加了建筑物的靈動色彩,而翹頭鞋的前端正好與這種飛檐遙相呼應,似是有某種聯(lián)系,都給人一種輕快活潑向上的感覺。
再一點,就是鞋子的前端可以放上保護女性的尖銳的利器,能在關鍵時刻成為女性的防身武器,這和高跟鞋又有相似之處,要知道高跟鞋那細高跟完全可以做女性的防身武器,一腳踩下去,那酸爽。
最后一點就是觀賞用,鞋子的前端相當于人的臉,我們在出門之前要好好洗臉化妝,為的就是給人一種好的感覺。而鞋子前端的翹起部分,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樣式、圖案,還可以加上裝飾,這樣一雙鞋子穿出去能給人加分不少。
寫到這里,四姑娘突然想起先秦時期的一個成語故事,即鄭人買履,這是專業(yè)黑鄭國的韓非子在《韓非子》中記載的一個小故事,說的是一個鄭國人準備到集市上去買鞋子,他提前將自己腳的尺碼量好,然后記錄了下來,放在自己坐的座位上,結(jié)果等他到集市上挑好鞋子了才發(fā)現(xiàn)忘記帶記錄下來的尺碼了,這讓他很郁悶,于是他放下鞋子跑回家去拿尺碼,等他再次回到集市的時候,賣鞋的早走了,這個鄭國人垂頭喪氣地回了家。
有人聽說了就問他:“你怎么不直接用腳試試鞋子呢?”這本應該是正常人的做法,但是這個鄭國人說:“我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碼,但不相信自己的腳!边@是什么邏輯呢?完全搞不懂。按照正常的邏輯,我們買鞋子的時候,即便知道自己腳的尺碼,也要用腳試試鞋子合不合腳,走路是不是舒服,然后才會決定要不要買。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