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國產品牌上半年零售額逆勢增長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02020.HK,安踏體育)發(fā)布2022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營業(yè)表現報告。報告覆蓋到安踏集團旗下品牌安踏、斐樂,以及包括迪桑特、可隆在內的其他品牌,但不包含合營公司ash Holding旗下戶外品牌始祖鳥。
報告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主品牌安踏零售額同比下滑5%,FILA零售額同比下滑近10%。公告還稱,主品牌安踏零售額上半年還是錄得同比5%的增長,FILA上半年零售額降幅在5%以內。集團其他品牌零售流水同比增長20%-25%。
從全球來看,國際運動品牌巨頭大中華區(qū)的營收也紛紛下滑。
疫情之下,安踏的大幅增長是怎么做到的?縱觀整個中國體育消費市場,安踏的成功是一枝獨秀,還是靠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
上半年零售額增約5%,子品牌FILA零售額出現下滑
今年第二季度,主品牌安踏零售額同比(較上年同期)下滑約5%,但上半年零售額仍錄得同比5%的增長。FILA品牌受影響更為明顯,今年第二季度,FILA品牌零售額同比下滑近10%,而2022年上半年FILA的零售額同比下降在5%以內。
主品牌安踏與FILA業(yè)績不振,但安踏集團的其他品牌產品卻大幅增長。今年第二季度,所有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額同比增長20%-25%,截至2022年上半年,安踏集團所有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額同比大幅增長30%-35%。
資料顯示,FILA的定位為安踏集團旗下中高端檔次品牌,年報顯示,2021年為安踏集團營收貢獻最大的,當屬安踏和FILA。安踏集團493.28億元的總營收中,安踏貢獻了48.68%, FILA貢獻了44.24%。除此之外,2021年第二季度,安踏集團各品牌均大幅增長,其中,安踏品牌產品零售額同比大幅增長35%-40%;FILA品牌產品流水同比增長30%-35%;所有其他品牌零售額同比增長70%-75%。

安踏體育在公告中指出,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彈影響,安踏集團在特定區(qū)域暫停部分線下門店的營運,因此線下零售業(yè)務遭遇客流量顯著下跌、消費欲望減弱的雙重不利影響。安踏集團受疫情影響暫停營運的實體門店主要集中在高線城市和購物中心,因此在高線城市布局較多的高端品牌業(yè)務受疫情影響較大。由于宏觀市場仍然具有不確定性,安踏集團將繼續(xù)實施“動態(tài)管理”,務求維持健康的庫存水平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經營環(huán)境。
同時,安踏集團也指出,線上銷售部分抵消了實體店暫停營運的影響。
此外,安踏集團主品牌安踏采取DTC(直面消費者)模式,FILA品牌及其他所有品牌則采取直營模式,兩者對銷售的貢獻同比有所增加,同時零售業(yè)務相關開支也有所上升。公告稱,盡管集團實施了嚴格控制成本,并盡可能削減經營開支,但2022年上半年可削減的經營開支不足以完全抵消疫情對DTC模式和直營業(yè)務銷售的影響。
東吳證券認為,安踏體育為國內運動服飾龍頭,2022年第二季度各品牌流水受疫情影響表現承壓,但從運營指標(庫存、折扣)來看,在DTC 戰(zhàn)略、贏領計劃順利推進下,公司品牌力、產品力均保持穩(wěn)中有進,現金流狀況良好。當前消費環(huán)境面臨疫情影響的不確定性,居民消費力、消費意愿有所減弱,對可選消費服裝品牌形成挑戰(zhàn)。
截至7月12日收盤,安踏體育(02020.HK)漲2.98%,報收95.05港元。

今年3月22日,安踏體育(02020.HK)發(fā)布2021年全年業(yè)績公告,收入人民幣493.3億元,好于市場預期的479.19億元;股東應占溢利77.20億元,同比增長49.6%,高于市場預期的76.28億元;毛利率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達到61.6%。
彼時,安踏體育宣稱,與兩大國際巨頭中國全資公司的同期收入相比,約等于阿迪達斯中國的1.44倍,耐克中國的97%。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速對比,將在2022年完成對耐克的超越。
相較之下,國際運動品牌巨頭在中國市場失去了往日的風光。
據悉,當地時間6月27日,耐克公司(NYSE:NKE)公布截至2022年5月31日的2022財年第四季度和全財年財務業(yè)績,2022財年全年,耐克收入增長5%至467億美元,剔除匯率變動影響同比增長6%;但第四財季大中華區(qū)業(yè)績加速下滑,實現營收15.61億美元,同比下降19% 。大中華區(qū)全年營收75.47億美元,同比下滑9%,剔除匯率變動影響則下滑13%。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耐克連續(xù)三個季度“失守”中國市場。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財季,耐克大中華區(qū)收入同比下降5.2%至21.6億美元。而再上一財季,耐克大中華區(qū)銷售收入大跌20%至18.44億美元。
實際上,并不只是耐克在大中華區(qū)遭遇“滑鐵盧”,另一家運動品牌巨頭阿迪達斯也同樣“受挫”。
當地時間5月6日,德國運動品牌阿迪達斯(Adidas)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yè)績。受供應鏈限制與疫情相關封鎖措施影響,今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營收達53.02億歐元,不考慮匯率因素,較上年同期下滑3%。由于大中華區(qū)和亞太地區(qū)受疫情帶來的封鎖措施影響,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qū)的收入下降了35%,出現“大滑坡”,因此拖累整體業(yè)績,而亞太地區(qū)收入下滑16%。而在2021財年的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阿迪達斯大中華區(qū)銷售額分別為10.03億歐元、11.55億歐元、10.37億歐元,同比下滑15.9%、14.6%和24.3%。
國產運動品牌強勢崛起
在國貨熱潮與疫情趨穩(wěn)消費復蘇的影響下,國內運動鞋服市場正經歷著深刻變革。
國家統(tǒng)計局日前公布2021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關數據。其中,服裝鞋帽品類銷售額為人民幣13842億元,同比增長12.7%,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復蘇,消費者對運動健康的消費需求也隨之加強,整個中國體育消費市場活躍。隨著國產服飾品牌快速崛起,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消費認同度逐步提高。以安踏、李寧、鴻星爾克、特步等為首的一批優(yōu)質的國產品牌再度“火爆”,迎來一次次“野性消費”的熱潮。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體育服飾行業(yè)市占率前三分別為耐克25.6%,阿迪達斯17.4%、安踏15.4%,李寧以6.7%排名第四。
僅一年后,安踏在一眾國貨品牌中實現突破式發(fā)展,安踏集團市占率提升至16.2%,排名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并在營收、市占率兩個維度均超越阿迪達斯中國,與耐克中國的收入規(guī)模僅差3%。
而業(yè)績表現良好的中國運動品牌不只有安踏一家。
李寧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零售額20%~30%的增長,就渠道而言,零售(直接經營)渠道錄得20%~30%中段增長及批發(fā)(特許經銷商)渠道錄得10%~20%低段增長,電子商務渠道按年增長錄得30%~40%中段增長。
特步國際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業(yè)務營運狀況,期內特步主品牌零售銷售(包括線上線下渠道)同比增長30%-35%。
361度2022年第一季度的營運概要。361度主品牌產品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零售額(以零售價值計算)較2021年同期比較錄得高雙位數的增長。
還有貴人鳥等也迎來業(yè)績增長,國貨運動品牌迎來好時機。
記者發(fā)現,近年來,國產品牌尤其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首先是因為自身也在產品設計、營銷策略上快速提升,中國的文化自信和國潮崛起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其次,在過去一年里“新疆棉”的持續(xù)負面報道影響了消費者對部分品牌的一些看法。另外,安踏和李寧等國貨品牌優(yōu)異的營銷能力,善于利用社交平臺裂變和直播帶貨等各種新玩法,獲得了大量的品牌曝光和露出機會。
綜合而言,國產運動品牌正迎來一波“春天”,阿迪、耐克則繼續(xù)“迷失”在中國市場里。不過中國本土運動品牌想要迎來真正的“明天”,不僅是市場競爭力要提高,在產品研發(fā)上也要下功夫。一點點縮小與國際大牌的差距,未來才有可能真正在國際舞臺上同場競技。而在中國市場上,每一個國產品牌都有希望打一場“翻身仗”。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