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站

微博 |

我的商務中心

中鞋網,國內垂直鞋類B2B優(yōu)秀門戶網站 - 中鞋網 客服經理 | 陳經理 鐘經理
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新聞 > 成都那家中國區(qū)最大的 ZARA 旗艦店,為什么關門了?

成都那家中國區(qū)最大的 ZARA 旗艦店,為什么關門了?

2017-02-13 14:14:15 來源:中國鞋網/中國紡織網 中國鞋網 http://xibolg.cn/

    【-品牌動態(tài)】2 月 7 日,成都春熙路商圈總府路 31 號,曾被稱為“中國區(qū)最大旗艦店兼首家形象店”的 Zara 關了門。

  這家店總面積達 3000 平方米,位于樂森百貨內。6 年前開業(yè)時,它取代了 LV 和 的位置,占據了一至三層樓,號稱是 Zara 在大中華區(qū)第一家以“更具設計感的全新形象”打造的旗艦店。在當時本地媒體的描述中,它還被樂森百貨寄予了從“高端奢侈”向“潮流百貨”轉型的厚望,門口的 Logo 甚至大過“樂森購物中心”的標識本身。

  但現在, 這里的櫥窗展示已被全部撤空,只貼了一張通知:門店關閉,請至 Zara 伊藤店、太古里店選購。

zara

ZARA 樂森百貨店關閉

  并不是 Zara 業(yè)績不行了

  單看這則信息,很容易讓人產生“Zara 是不是業(yè)績下滑”的聯(lián)想。畢竟,被關閉的并不是一家普通門店,而是曾經的形象店。

  但翻看財報,你會發(fā)現過去一年 Zara 母公司 Inditex 的表現并未像奢侈品牌或傳統(tǒng)青少年服飾那樣受到沖擊。截至去年 7 月 31 日,Inditex 總銷售額為約 105 億歐元,同比增長了 11%,凈利潤則達到 12.6 億歐元,其中 Zara 貢獻了 66.5% 的銷量。

  實際上,Zara 對零售渠道的調整也不算新聞了。從去年 3 月起,它就已經開始放緩開店速度,每年新增店鋪面積計劃從原來的 8% - 10% 下調為 6% - 8%,原因是部分銷售量已轉移到線上,“官網客單價超過了實體店鋪”。在官方聲明中,Zara 稱未來的開店重點將是“黃金地段的旗艦店,類似曼哈頓 SoHo 區(qū)的三層獨棟店鋪”。

  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大都對這一策略調整表示認可。伯恩斯坦銀行業(yè)分析師 Jamie Merriman 對路透社評論說:“Inditex 現在明顯有能力以更電商化、不那么資本密集的方式擴張市場份額。”

  在中國市場,這一調整甚至來得更早。2014 年,Inditex 就在天貓上開了官方旗艦店,尋求線上銷售擴張。2015 年 8 月,該集團宣布當大中華地區(qū)門店總數超過 500 家之后,就將暫緩開店,理由為,“前期在購物中心的進駐過于迫切,接下來的任務將是在重點城市開設旗艦店!碑斈暌患径龋琁nditex 只在中國新開了 8 家店,與 2014 年一季度的 44 家形成鮮明對比。

Zara 2010 至 2015 年在中國的門店數量變化,上圖為全國門店總數,下圖為每年新增店鋪數

  但為什么要關了這家在開業(yè)時如此聲勢浩大的門店?

  樂森百貨成立于 2010 年,它所在的總府路位于成都春熙路商圈最北側,被認為是高端品牌的聚集地。旁邊挨著五星級的皇冠假日酒店,另外還有王府井百貨、太平洋百貨、時代百盛,以及日本伊藤洋華堂和伊勢丹等多家老牌連鎖百貨。

  不過在成都本地人的印象中,樂森所在的總府路 31 號卻稱不上是什么購物黃金地,甚至被戲稱為“商城百慕大”。在它開業(yè)以前,四川本地百貨品牌“和正百盛”以及日本著名連鎖“西武百貨”分別在這里經營過不算太久的時間。尤其是后者,雖然曾與美美立誠、仁和春天等百貨齊名,還給成都帶來了 LV、DIOR、迪生鐘表珠寶、Longchamp、CK 等高端品牌,但只維持了 3 年。

  一個重要問題是它老舊的物業(yè)形態(tài)。在接受《天府早報》采訪時,四川省連鎖商業(yè)協(xié)會會長、四川省商業(yè)地產聯(lián)盟秘書長冉立春認為“這里的物業(yè)設計并不符合現代百貨的需求,由于口岸的關系才一直有商家入駐!边@棟 5 層建筑鄰總府路的門寬只有 4 米,進深卻長達 154 米,而層高也很低,電梯位置很隱蔽。一些市民表示,“每次去都會迷路,結構太復雜”。

  另一個問題是,在傳統(tǒng)春熙路商圈中,樂森百貨的位于北部較偏的位置,但租金卻不輸中心地帶。2011 年,總府路附近的租金至少達到每月 300 元/平方米,按 3000 平方米計算每月租金至少要 100 萬元。今年 28 歲的成都人李禾告訴告訴《好奇心日報》:“樂森百貨在春熙路商圈的北角上,從春熙路商圈過去,要么就要過天橋,要么就要過地下通道,有點遠。而春熙路商圈的各個商場之間卻都是店鋪街,也沒什么車,走起來很方便。

  李禾給《好奇心日報》繪制的示意圖,其中黃色為成都春熙路商圈,綠色為 2015 年出現的太古里商圈,紅色三角為樂森百貨所處位置。

  2010 年,樂森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何玉蘭買下總府路 31 號和旁邊的東風商場時,原本打算延續(xù)西武百貨的高端定位,把兩個物業(yè)打通,打造一個總面積達 3 萬多平方米的奢侈品賣場。但在 LV、Dior、范思哲等品牌以”體量小,沒辦法滿足業(yè)務擴建需求”的理由關店撤離后,她也開始意識到物業(yè)形態(tài)所存在的問題,于是打算把引入 Zara 作為百貨向潮流轉型的起點。

  在開業(yè)儀式上,她自信地對《天府早報》表示,新的客群將是周圍密集寫字樓覆蓋的白領上班族!斑@里地段好,每天的人流量固定在 8 萬人次,是一個很好的商業(yè)口岸。ZARA旗艦店僅是租賃了樂森百貨三層店面,余下的幾層正計劃著改造成為寫字樓,而后還要引入H&M、C&A、優(yōu)衣庫等更多的高街品牌,將這里打造成為一個高街時尚圈。”

  人流宣傳效應也是廣告業(yè)者楊健在當時提到的一個觀點:“據測算的話,在這樣的地段擁有一個如此巨大的戶外廣告牌,每年的費用至少 400 萬!

  這正好切中了 2011 年 Zara 的要害。這一年, Zara 進入中國市場才 4 年,正急于盡快覆蓋中國 60 個重點一二線城市,擴大品牌知名度。而國內商業(yè)地產也正好出現井噴,當年全國新增了 400 家左右的百貨公司。順勢入駐的 Zara 門店經歷了入華以來最迅猛的增長期,新開了 156 家,比 2006 年以來積累的 119 家門店都多。但在被視為西南重鎮(zhèn)、消費力強勁的成都,Zara 在 2011 年之前卻只有伊藤、凱丹的兩家不大的店面。

  可以想見,愿意在春熙路高端商圈提供 3000 平米鋪面的樂森百貨,對它來說多么具有誘惑力。而一家產品結構單一、急需轉型的傳統(tǒng)百貨,也是多么需要 Zara 來吸引新的、更具消費活力的客流。

Zara 遠洋太古里店

  但現在的市場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樣子了。2015 年,位于春熙路商圈東側、但以新型體驗式街區(qū)面世的 IFS 和遠洋太古里,成了成都新的商業(yè)地標。當年 4 月,Zara 作為第一批入駐商家在太古里開設了一間三層獨棟旗艦店,號稱亞太區(qū)面積最大、裝修最新、貨品最齊。如果你還沒忘記,它正符合前文所說的“黃金地段的旗艦店,類似曼哈頓 SoHo 區(qū)的三層獨棟店鋪”。

  這使得春熙路商圈在十分鐘的路程之內就有了三家 Zara: 伊藤洋華堂店、遠洋太古里店和總府路店。在成都工作的孫代代告訴《好奇心日報》,“春熙路那邊一圈都是商場,一般就在那里逛都可以逛很久了,再加上 Zara 到處都有,不用特地去那里”。

  不少品牌也紛紛選擇轉移陣地——去年, 仁和春天百貨人東店閉店,在遠洋太古里開設了全新形象店;快時尚的 GAP 也關閉了春熙路步行街的門店。

  “IFS 、太古里來了之后確實有很大的影響,這邊人流量至少下降了 50% 吧。大家都直接往購物中心走,不在街上逛街了”,RET 睿意德租賃服務部總經理杜斌告訴《好奇心日報》,“老百貨面積不夠大是普遍問題。現在購物中心又大又漂亮,一般有目的性的逛街都會去哪里,品牌也都選擇入駐那里,至少影響了老百貨 30% 的銷售量。樂森 Zara 不管是對消費者還是對商家都不是最佳選擇!

  過去 5 年,樂森也沒有像預期一樣,引進其他快時尚品牌,只有 Zara 一家獨大。在很多消費者的認知里,它的存在感甚至超過了樂森百貨。“沒聽說過樂森百貨,但聽說過總府路的 Zara,印象中那家店不會有很多人逛。” 今年 24 歲的屈小惠告訴《好奇心日報》。而從小在成都長大的 BEE 甚至已經好幾年沒有去過總府路了,以為“樂森一層還是 LV 和 Dior”。

  相比之下,總府路的租金卻水漲船高,按照杜斌提供的數據,達到每天 25-40/平方米,而且面積還比不上太古里商圈。樂森雖然在 2010 年以近 3 億的價格拿下總府路 29 號的成都東風商貿廣場,體量擴充為 3.2 萬平米的樂森購物中心,但比起 IFS 的 20 萬、遠洋太古里的 11.4 萬平方米,還是顯得捉襟見肘。

  對于供應鏈短平快、追求薄利多銷的 Zara 來說,選址是致命的。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它并沒有城市中轉的概念,都是向零售網中的散點直接發(fā)貨。即使有商業(yè)地產提供的租金補貼,那些庫存積壓、單店銷售額不達標的店鋪也必須關閉以止損。

  回頭看剛剛關閉的這家成都總府路樂森百貨店,它可以算是 Zara 所說的“前期進駐購物中心過于迫切”的代表案例之一。

成都遠洋太古里

  樂森百貨不會是個例

  在上;春B,你也可以找到類似的例子。

  2007 年,上;春V新返娜A獅廣場為了脫離傳統(tǒng)百貨的業(yè)態(tài)布局,將一二層的化妝品、鞋履、女裝專柜撤出,租給了 Zara、UR 兩個快時尚品牌,而三樓、四樓、五樓依然保留了原來男士服裝、青少年運動服裝及餐飲區(qū)。

  根據當年《勞動報》的報道,華獅廣場曾嘗試過辦公樓、餐飲、夜總會等業(yè)態(tài),但經營一直不理想!爸饕獑栴}是淮海路和大樓間曾有個大花壇,將消費人群隔離。商場雖將此花壇移開,但廣場利用率不夠! 空置多年后,華獅于 2005 年被荷蘭 ING 基金全資收購,并在 2007 年被改造為購物體驗中心。

ZARA 華獅廣場店

  但很顯然,快時尚早已不再是商業(yè)地產的萬靈藥。2006 年,離華獅 2 公里開外的上海大時代廣場就已經開出了一家 Zara。隨后,淮海中路上 K11、環(huán)貿 iapm 等新型購物中心相繼開業(yè),又接著吸走了大量人流。

  我們隨機調查了五位在上海工作、平日愛逛街的白領,其中只有一人去過華獅,不過是被兒童服裝品牌 Mothercare 吸引,而非 Zara(但她不知道的是,Mothercare 也已經搬離了這個地方)。當被問及在上海最喜歡光顧哪一家 Zara 門店時,這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提到的購物場所包括港匯、正大、南京西路店、南京東路店等,平均面積均在 3000 平米以上。她們給出的理由是“離家或公司近”或“購物空間大、人少、體驗好!

  相比之下,2007 年開業(yè)以來就沒怎么翻新的華獅 Zara 店面積只有 1000 平方米左右,這導致很多新品無法陳列。2014 年,可能是出于盈利壓力,華獅廣場干脆將二層以上全部改成了商務中心,將高達 60% 的面積作為辦公空間出租。

  按照杜斌的推斷,目前在上海中央城區(qū)的 Zara 旗艦店中,華獅廣場店的銷售額排名可能也比較靠后。“如果 iapm 有一家 Zara,華獅店肯定開不下去。Zara 和華獅廣場的租期也快到了,到時候會不會續(xù)約,還有待考量。“

  樂森和華獅的兩個例子都說明,在新一輪的商業(yè)地產變革中,快時尚們也必須做出新的選擇。我們在上周那篇關于 H&M 的文章中已經分析過,按照歐睿咨詢的信息,2016 至 2020 年間,中國的服裝零售市場復合年均增長率將只有 6.3%,遠低于 ATKearney 在 2013 年預測的 2012 至 2016 年間中國女士服裝 15%、男士 8% 至 10% 的增速。同期,美國的服裝市場規(guī)模復合年均增長率則將萎縮到 2.7%。

  除需求放緩之外,快時尚所依賴的商業(yè)地產在數年的激進開發(fā)后也已經顯示出地區(qū)性的泡沫。2013 年,中國商業(yè)營業(yè)用房開發(fā)投資同比增長 28.28%,但重慶、沈陽、青島等地購物中心的空置率卻達到 15% 至 20%。

  反觀目前 Zara 在國內的門店分布,新型購物中心已占據主流。根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 2013 年的一份數據,在當年的 192 家門店中,萬達廣場店占了 54%。凱德置地旗下的來福士廣場、和中糧地產旗下的大悅城等也是優(yōu)先選擇。

  另外,盡管 Zara 從 2013 年起就開始計劃向三四線城市下沉,但當前高達 85% 的店鋪依然分布在一二線城市。這意味著 Zara 除了在向三四線擴張的過程中謹慎挑選“重點城市的旗艦店”外,也會清理過去幾年一二線城市中那些布局不再合理、單店利潤也差強人意的門店。而在上一輪轉型中靠著快時尚生存下來的百貨,必須尋找新路徑抵達新一代消費者。

  引用 Zara 對《四川新聞網》的回應:“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選擇對門店的選址進行調整,此為正常的商業(yè)運作。”

  快時尚在跟著百貨泡沫開店之后,勢必進入調整期。Zara 昔日最大形象旗艦店的關閉便是例證之一。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fā)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lián)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lián)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lián)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yè)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推薦新聞
熱門鞋業(yè)專區(qū)
品牌要聞
品牌推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