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名人同名商標: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中國鞋網-行業(yè)新聞】先搶注商標再簽約明星,福建品牌的嘗試,為不少試圖通過搶注名人商標迅速擴張市場的泉州企業(yè)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方式。但是,與球星成功簽約,品牌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把品牌的核心押在一個明星身上,又會面臨怎樣的市場風險?不少業(yè)內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法律風險如影相隨
“把球星的名字作為商標,借助球星的知名度來提升企業(yè)品牌的知名度,在企業(yè)創(chuàng)牌初期,確實是一種省力的方式。”泉州市名牌研究會會長、福建奧維商標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棟梁稱,“不過,法律風險也如影相隨。”
據介紹,根據中國相關法律,對于申請注冊的商標,并無規(guī)定需審核其是否與公眾人物的姓名相同或相似,而且在商標注冊后5年的爭議期內,如果沒有人提出異議,5年后,即使有爭議,商標也不會被注銷。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只要過了5年爭議期,企業(yè)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雖然商標不能被撤銷,訴訟方依然可以通過姓名侵權來要求停止使用商標。”林棟梁稱,比如,年初的邁克爾·喬丹狀告喬丹體育就是如此,雖然體育注冊“喬丹”商標已將近十年,仍然被克爾·喬丹以侵犯姓名權起訴。
也許是看到了這種風險,部分企業(yè)在發(fā)展壯大后,就開始嘗試通過和球星合作的方式來化解這種風險。“不過,這也是治標不治本。”林棟梁分析,“品牌和球星的合作有期限,期限結束后,如果在代言費用上產生分歧,未能續(xù)簽,同樣面臨法律風險。除非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合作后永久放棄對商標的疑義,不再追究責任。”
品牌難免受制于人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搶注知名球星的姓名作為品牌符號,除了面臨法律風險外,在市場推廣和品牌運營中也面臨不少瓶頸。
“很簡單的道理,一個球星有自己的運動生命周期,即便在最鼎盛的時候,也可能遭遇負面新聞。對于一個品牌來說,如果只是聘請某個明星作為代言人,當這位明星過氣,或者有不好的社會影響時,就可以立即更換代言人,雖然有一些損失,但是品牌還能保持延續(xù)性。”華僑大學市場營銷系主任楊樹青教授分析稱。“如果以某個球星來命名自己的品牌,球星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品牌的起伏,一旦球星爆出負面新聞或者沒落,企業(yè)就不得不面臨換牌的風險。”
據介紹,泉州的童裝企業(yè)也曾經面臨這樣的問題,不少企業(yè)在幾年前卡通熱的時候,通過搶注或授權,獲得了奧特曼、蜘蛛俠、機器貓等品牌的經營權。然而,隨著流行趨勢的變化,原有的卡通形象不再受歡迎,企業(yè)不得不更換品牌,重頭來過。
“借助當紅的球星、明星,甚至卡通人物來推動品牌發(fā)展,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接受度,是一種可行的品牌推廣方式。但是,企業(yè)不能將品牌押在某一個明星身上,要有屬于自己的品牌核心戰(zhàn)略,以免受制于人。”楊樹青表示。
產品才是品牌之本
業(yè)內人士分析,傍球星、打擦邊球的品牌更多誕生于2004年前后,那是一個品牌野蠻成長的時期。然而,這些傍名人的品牌并未像品牌商所預想的那樣,借助知名球星的名氣而快速成長,絕大多數傍名人的品牌都未能成長為強勢品牌。
一位曾代理“易建聯(lián)體育”的代理商向媒體透露,自己選擇加盟,確實是看中了易建聯(lián)當初的名氣。然而,專賣店開業(yè)后才發(fā)現(xiàn)產品在市場上賣得并不是很好,“因為消費者都很理性,更看重的是產品本身,商家無法僅憑易建聯(lián),就把產品賣出去。”
對于借助名人效應獲得一定成長的同名品牌,楊樹青建議,如果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是建立在明星之上,在綜合衡量明星的影響力后,可以和明星簽約;如果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是建立在產品之上,則可以選擇更名,以獲得更多的發(fā)展空間。“企業(yè)還是要將精力放在研發(fā)、設計和產品質量上,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這才是品牌成長的根本。”楊樹青稱。(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