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下,制鞋業(yè)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中國鞋網-行業(yè)新聞】在中國的經濟轉型戰(zhàn)略中,產業(yè)升級是很重要的一步棋,甚至能夠決定結構調整的成敗。但在“高成本”因素下,如何能實現產業(yè)升級?
7月18日,證實,“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資源的策略考慮,阿迪達斯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關閉在華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廠”。該工廠位于蘇州工業(yè)園,是阿迪達斯集團100%的全資子公司。據稱,由于中國的工資標準逐漸提升,阿迪達斯公司希望“把生產線遷往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很可能搬遷到緬甸。
阿迪達斯的外遷并非個案。近幾年來有不少企業(yè)都因為成本因素而遷離中國。如耐克(Nike)于2009年3月關閉了其在華的唯一一家鞋類工廠,1400名工人被迫遣散,工廠遷至越南生產;內地內衣上市企業(yè)黛麗斯2011年表示,打算將部分高成本生產線遷離中國,擴張在泰國的生產,并在柬埔寨投資新廠房;日資運動鞋企業(yè)ASICS今后也主要在東南亞國家生產,不會增加中國的生產訂單,其在越南和印尼的海外總生產量將從2010年的40%調高至2015年的60%以上;日資大型零售集團UNY在中國的服裝生產比重,將由現在的74%下調至2013年的65%,而在泰國的生產比重將會提高,今年還將到孟加拉國生產。
這些企業(yè)關閉中國工廠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出于成本考慮。成本增高是中國市場近年來的一個巨大變化。長期以來,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最大的比較優(yōu)勢就是低成本,在成本因素中,勞動力成本又是重要的一環(huán)。不過,這種情況正在發(fā)生歷史性的改變。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和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中國過去所建立的很多低端制造業(yè)正面臨挑戰(zhàn)。
近幾年來,中國各地都上調了最低工資。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最低工資是印度的兩至三倍。有研究機構曾對亞洲15個發(fā)展中國家各自規(guī)定的最低法定工資以及相關強制性福利支出做評估顯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包括工資和福利成本)在亞洲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居第三位,僅排在馬來西亞和泰國之后。很顯然,自2008年修改勞動法后,中國工人已進入亞洲最高收入的行列。而按照“十二五”規(guī)劃,到2015年將實現最低工資翻倍,這意味著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還會顯著增加。難怪一些外資企業(yè)驚呼:“中國制造開始變得貴了!”
在中國的經濟轉型戰(zhàn)略中,產業(yè)升級是很重要的一步棋,甚至能夠決定結構調整的成敗。不論是發(fā)展新產業(yè)還是改造老產業(yè),都無法繞開城市的高成本。但在“高成本”因素下,如何能實現產業(yè)升級?(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