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倫敦奧運鞋企品牌如何營銷
【-行業(yè)新聞】2012年倫敦奧運的帷幕漸漸拉開,這雖然是一次體育盛會,但這也是所有品牌所離不開的話題。商界奇才彼得·尤伯羅斯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創(chuàng)造性地將奧運和商業(yè)緊密結合起來,并使其成為“第一次賺錢的奧運會”以來,奧運經濟越來越成為眾商家關注的焦點。
奧運資源如何分配,這將深刻地影響到所有廣告的營銷決策。曾經這個戰(zhàn)場都在電視、報紙、雜志上,但是在現在在這個社會化媒體全方位發(fā)展的當下,奧運這場四年一次的大戲將會如何呈現?這個媒體的多元化的發(fā)展時代又會讓品牌戰(zhàn)爭的硝煙在哪兒升起呢?
其實從倫敦奧運會宣布申辦成功時,無論是倫敦奧運會的贊助商還是合作伙伴,早已經敲響了奧運營銷的號角。像英國的BP石油公司,做為東道主近水樓臺地成為了倫敦奧運會的TOP 合作伙伴,他們同時也贊助了美國隊的9位殘疾運動員,以改善因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BP在美國人心中的品牌印象。
麥當勞史無前例地將餐廳開在奧運會場內,并將開放英國和愛爾蘭的部分農場讓消費者和媒體參觀。
火藥味十足,卯足了勁兒想在英國的市場份額超越其頭號競爭對手耐克……
而那些玩不起贊助也當不了合作伙伴的商家們,正費盡心思、想方設法找機會和奧運沾上邊兒,想借著奧運這股東風再燃燒一把自己。
許多商家甚至是廣告公司在制定奧運營銷規(guī)劃時,常常會借鑒以前的奧運會的經驗,但更值得我們揣摩的是,和四年前相比,我們的傳播媒介、觀眾的觀賽習慣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和能產生新機會的地方!
機會一:奧運買馬。正如“足球是圓的”,奧運激動人心的地方也是每次都誕生無數的黑馬。可口可樂在劉翔成為世錦賽冠軍之前,在追蹤了劉翔的比賽成績兩年之久后,簽下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中國“飛人”。
機會二:假道伐虢。雖然奧運賽場完全摒棄了廣告,不像世界杯足球比賽到處是花花綠綠的廣告牌。賽場上無計可施,但是記者證的吊牌、主持人的服裝、話筒……就像F1賽車一樣,只要能曝光,每一塊巴掌大的地兒都是黃金版面。
機會三:奧運隱性營銷。奧林匹克是史上經營得最好的品牌之一,非常注重保護贊助商的權益,品牌管理嚴苛,對隱性營銷十分提防。但百密一疏,聰明的廣告主是千方百計打擦邊球。你贊助了運動服裝,我可以在頒獎服上動腦筋。1984年,富士耗費巨資成為奧運贊助商,而其競爭對手柯達卻成為了ABC電視網的贊助商,因為贊助電視網,柯達有權在奧運轉播過程中不斷傳播柯達的品牌標志。在沒有付出額外贊助費用的前提下,柯達成功地在美國本土舉行的奧運會上捍衛(wèi)了自己的市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寧作為主火炬手在半空中跑著點燃了開幕式的火炬,而李寧是阿迪達斯、卡帕最強大的競爭對手。而這之前,做為北京奧運會TOP贊助商的阿斯達斯竟沒有得到一點風聲。奧運會結束以后,阿迪達斯的奧運營銷高層主管便卷著鋪蓋走人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破天荒地有三家啤酒贊助商:百威、青啤和燕京,但雪花啤酒在央視打出的廣告是:“體育愛好者正式合作伙伴”,有四兩撥千斤之妙。只要你找到你的品牌和奧運精神的結合點,奧運營銷可以無處不在。(-最專業(yè)最權威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