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海經》解讀鞋服品牌營銷困惑
中國鞋網8月4日訊, 凡鞋服品牌推廣都有一種困惑:市場水深似海,時有狂風暴雨,時有閃電雷鳴;前有競爭對手的圍追堵截,后有追兵虎視眈眈,鞋服品牌怎樣才能脫穎而出、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呢?日前,從《山海經》“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中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炎帝有一愛女,名叫女娃。女娃游于東海,與仙女競游嬉戲,不料至深海溺水而死。女娃死后,變?yōu)椴适、白喙、赤足的小鳥,隨父狩獵,繞飛林中,悲鳴聲“精……衛(wèi)……”,后得名精衛(wèi),精衛(wèi)聽得父親“海何以不平”的歌詞,遂下決心,填平大海!于是,她每日銜西山之木石填于東海,木石雖瞬間即被浪濤沖走亦不氣餒罷休。
后來,“精衛(wèi)填!钡墓适卵葑兂闪顺烧Z,比喻按既定的目標堅毅不拔地奮斗到底。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鞋服品牌都有自己的既定目標,為什么有的品牌能夠在市場上熠熠閃耀,有的品牌卻黯然失色?筆者譚儒梳理了那些著名品牌跨越的軌跡,發(fā)現頂級品牌的崛起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擁有了“精衛(wèi)填!本,也就是擁有了不屈不饒、堅毅不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奮斗精神。
1972年藍飄帶公司創(chuàng)立耐克品牌,還確定了它的勾狀商標(當時的設計費是35美金),充滿了飛躍的理想。70年代,耐克的銷售量以年遞增2倍到3倍的數額增長。耐克創(chuàng)品牌有別于阿迪達斯,選擇了個性強烈、富于進攻性品牌代言人史蒂夫普里方丹。然而,1975年史蒂夫在一次車禍中不幸遇難,使耐克品牌推廣受到了挫折。耐克堅定地向著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飛躍,1978年與以脾氣火暴聞名的網球手約翰麥肯羅簽約。
幾乎所有品牌跨越都不可能是線性的,都會有曲折,耐克也不例外。1983年,耐克冒險擴張到時裝業(yè),品牌開始模糊起來,出現了不明智的延伸,以致耐克陷入了危機,庫存品大量積壓,銷售和利潤下降,重要人物離職公司,耐克開始走下坡路。
![](http://xibolg.cn/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