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1萬軟件人才 鴻海進軍軟件代工領域
所謂軟件代工,其實和硬件代工類似,就是歐美大廠專注在自己核心本業(yè),將非核心業(yè)務外包給代工廠的商業(yè)模式,不過,過去由于印度軟件人才工資低廉、豐沛,加上英語優(yōu)勢,因此成為外包首選,跟隨著大廠逐漸考慮代工效率,硬件廠商跨入軟件代工領域,正逐漸擴增中。
印度大型軟件代工廠如Tata、Wipro、Infosys、Satyam、HCL等規(guī)模都超過5萬人,屬于目前全球最大型的軟件代工廠,主要承接歐美軟件大廠的委外,而海峽兩岸則以中國的東軟占有相當份量地位,東軟目前約有1.5萬人,主要客戶則是以日本廠商為主。
兩大軟件優(yōu)勢,做軟件的聯(lián)發(fā)科?
市場人士分析,鴻海挺進軟件市場的最大優(yōu)勢有二,一是原來硬件客戶逐漸轉型為服務公司、帶來的軟件商機,其次就是過去EMMS的全球制造服務商業(yè)模式,如去年郭臺銘在股東會上透露,他之前強力爭取IBM軟件代工訂單,今年就看到了鴻海取得GreenCert代理,鴻海在郭臺銘帶領下,經(jīng)營客戶關系的能力,可能連印度軟件廠商都要另眼相看。
另外,積極面來說,軟件代工這幾年也慢慢由OEM式的純代工,走向客戶需求分析等方向,代工廠的設計能力也相當重要,軟硬結合的優(yōu)勢還包括鴻海多年來累積龐大客戶基礎,這些都可以作為鴻海在軟件代工時的基礎。
舉例來說,鴻海過去面對不同客戶的ERP管理系統(tǒng),如何整合、管理,并能適用全球各種環(huán)境,就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功夫,這些經(jīng)驗也是個別軟件大廠所需要的重點輔助能力。
不過軟件與硬件相比,甚至更具有「文化性」,需要的國際化人才可能會更多,所以這段期間以來,鴻海積極挖角優(yōu)秀軟件產(chǎn)業(yè)人才,就是希望短期間內(nèi)縮短人才落差的問題。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