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制品六價鉻含量限制將影響廣東皮革出口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tài)】近期,歐盟委員會再次修訂的REACH法規(guī),將于2015年5月1日生效,該法規(guī)將進口皮革制品六價鉻(VI)含量限制在3ppm。此法規(guī)修訂后,廣東省出口皮革制品的企業(yè)將面臨生產方式改變、增加檢測項目和重新辦理相關通關手續(xù)的成本,否則將有被召回等一系列風險,由此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預計在30億美元左右。
據了解,六價鉻為吞入和吸入性極毒物,可通過消化、呼吸道、皮膚及黏膜侵入人體。皮膚接觸會引致過敏,一旦致敏3mg/kg的濃度足以引發(fā)過敏性反應,也有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對環(huán)境有持久危險性。在此之前,歐盟國家中只有德國對服裝、表帶、包、椅子、沙發(fā)、頸袋和皮革玩具實施六價鉻含量不超過3ppm的禁令,而其他歐盟成員國目前對六價鉻的要求是控制在1000ppm,二者差距超過333倍。2013年至2014年一季度,歐盟非食品快速預警系統(tǒng)(RAPEX)通報中國皮革類產品35起,被通報原因全部為六價鉻超標。
據中國輕工業(yè)信息中心和中國皮革協(xié)會聯合發(fā)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美國、歐盟、東盟是我國皮革制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三者合計約占52.6%。2013年,出口美國、歐盟的份額有所減少,合計下降1.8個百分點。歐盟市場份額下降,很大程度和上述REACH法規(guī)的規(guī)定有關,從而增加了我國皮革制品出口的限制。
目前,歐洲一些國家的皮革制造商在鉻處理方面做得比較好,即使用了鉻鞣劑也能在工藝上控制到幾乎檢測不到六價鉻。而我國在傳統(tǒng)革鞣工藝控制過程中,忽視工藝參數實施的細節(jié),如液量過大、提堿終點pH值偏低、生產時間不足、藍皮出鼓不水洗、不靜置陳化、后續(xù)加工過程使用脫鉻劑、機械作用產生高熱能等。要達到歐盟標準中的嚴苛要求,就需要對整個制革以及運輸過程做好管控,這對我國皮革制作傳統(tǒng)工藝提出了挑戰(zhàn)。
該法規(guī)的再次修訂,將增加檢測項目,導致成本增加。單以檢測費用一項為例,出口歐盟的皮革制品進入市場要經過強制檢測,而第三方檢測費用需數千至上萬美元不等。大企業(yè)原材料采購量大,可以通過和第三方檢測機構簽年度、半年度協(xié)議降低檢測費用。而中小企業(yè)則需檢測一批付費一批,成本大大增加。因為需要增加對皮革制品六價鉻相關項目進行檢測,僅原材料采購環(huán)節(jié)的成本就增加了15%左右。
對此,廣東省WTO/TBT通報咨詢中心負責人認為,歐盟REACH法規(guī)調整,雖然對我國的皮革制造設立了高成本和高門檻,但有利于促進廣大中小企業(yè)轉型升級。目前,六價鉻管控的全面升級對于我國已經擁有成熟完善的皮革企業(yè)來說是一個機遇,能夠更有力地率先搶占歐盟市場,而對于制革工藝落后的中小企業(yè)來說,必須加大改善生產工藝的資金投入,才能保證制革工藝參數達到歐盟REACH法規(guī)要求,否則將被淘汰或被迫轉型。(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