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皮鞋反傾銷將有結果
中國鞋網9月20日訊 中國出口的輪胎與美國產的輪胎并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
中國連續(xù)14年成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國家 美輪胎經銷商正在積極游說政府
從這個星期一美國宣布對中國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開始,美國鋼材企業(yè)、德國太陽能電池企業(yè)、阿根廷輪胎企業(yè)先后對中國企業(yè)提起了反傾銷調查。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昨日公布,巴西宣布從9月9日起對中國產鞋類產品征收12.47美元/雙的臨時反傾銷稅,有效期6個月。今年頻頻發(fā)生的貿易摩擦案件中,又新添一件。
根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的最新統計,1~8月,共有17個國家(地區(qū))對中國發(fā)起7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約100.35億美元,增長121.2%。中國連續(xù)14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xù)3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頻繁發(fā)生的貿易摩擦已給中國出口帶來不利影響,尤其是一些我國的優(yōu)勢出口產品陷入曠日持久的抗辯訴訟中。
歐盟皮鞋反傾銷將有結果
“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秘書長郭煒文昨日表示,歐盟對中國皮鞋發(fā)起的反傾銷案歷時4年都未完結,“去年10月發(fā)起‘日落復審’后,要12個月到15個月才出終裁結果,歐盟有可能在近期公布是否繼續(xù)對我征收反傾銷稅,目前形勢不容樂觀。”
2005年7月,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皮面皮鞋開始反傾銷調查,此案是中歐反傾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宗,涉及我制鞋企業(yè)1200多家和上百萬人的就業(yè),涉案金額達6.7億美元。歐盟最終還是決定對華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
這一稅率使出口急劇下降。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1~7月,廣東鞋出口均價為2.9美元/雙,同比下跌6.4%。
世貿組織根據全球經濟貿易增長模型預測,2009年全球發(fā)起反傾銷數量將達437起,為2008年2.1倍,是歷史上世界發(fā)起反傾銷數量最多的一年。原因此次經濟下降趨勢始于2008年下半年,因此產業(yè)申請反傾銷的數量將于2009年迅速增長。
廣東省外經貿廳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反補貼調查和美國337知識產權調查急劇增加。去年的反補貼調查及再調查案件達11起,幾乎平均每月一起,超過2004年~2007年4年的總和。業(yè)內人士指出,反補貼調查直接挑戰(zhàn)我國宏觀管理政策,被指責的有關國內經濟政策達50項。
不過,昨天記者聯系國內有關輪胎企業(yè)了解到,中美特保案并沒有結束,“目前美國輪胎經銷商正在積極游說奧巴馬政府,他們的損失比我們還要大”,有關輪胎企業(yè)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有美國相關產業(yè)工作者以及協會的交涉,奧巴馬將在6個月后重新審閱該方案,也許在6個月后重新作出裁決。
橡膠協會呼吁抵制美方
此外,記者登錄中國橡膠工業(yè)協會網站發(fā)現,橡膠工業(yè)協會網站已經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呼吁政府部門限制或暫緩審批轎車和輕卡輪胎的增資擴產或新建項目;對美國農產品(11.40,-0.52,-4.36%)、機械、飛機等進口產品提高關稅或限制數量,盡管這些意見不一定最終實施,但是將對美國相關產業(yè)形成巨大的壓力。
必須“抬頭看路”
貿易摩擦演變成全面的貿易戰(zhàn)不符合雙方利益,可能性不大,但這并不代表面對貿易戰(zhàn)的潛在威脅,中國可以無動于衷、安枕無憂。
尤其是當前世界各國經濟多不景氣,更容易導致一些國家和地區(qū)采取貿易保護措施。而作為“世界工廠”,我國多年來一直將外向型經濟作為推動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如此一來,中國就會在國際貿易戰(zhàn)中首當其沖。
面對“貿易戰(zhàn)”,積極應訴、據理力爭都是必要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須更為主動,未雨綢繆,避免被動地等人家“制裁”。以美國輪胎特保案為例就可看出,我們必須建立更完善的貿易爭端預警機制。貿易制裁要經過一套繁瑣的法定程序,輪胎特保案從動議到奧巴馬簽署法案,前后歷經近半年時間,倘若我們有相應的預警機制,就可提前主動采取相應措施。
看來,光“低頭賺錢”不行,還必須“抬頭看路”。而要做到“抬頭看路”,首先就迫切需要我們關注世界貿易形勢和動態(tài),加強對貿易方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政治歷史和社會情況等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像美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一般都有著完備的法律體系和豐富的貿易保護主義經驗和策略,與其進行“貿易戰(zhàn)”,自然馬虎不得。所以,我們更要建立完善的應對機制,早作謀劃,這樣才能有效應對貿易摩擦,減輕貿易爭端對本國經濟的影響。
誠如經濟學家樊綱近日所言,鑒于雙重征稅違反WTO協議,與其讓美國人征了我們的碳關稅,去補貼他們的企業(yè),不如我們自己先征碳關稅,所得的稅收再補貼自己的企業(yè),以推動企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走上良性發(fā)展的道路。
重打我一拳 溫柔回一腿
本報訊 (記者溫俊華)在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歷次貿易戰(zhàn)中,中方為何屢屢陷入被動,中國有沒有能力做到未雨綢繆,主動應戰(zhàn),就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博士。
江涌指出,多年以來,中國在貿易戰(zhàn)中很難做到主動出擊。但這并不意味中國沒有資本打貿易戰(zhàn)。
相關部門也在作出改進,如這次輪胎特保案,商務部的反應就很迅速,但形象地說,在輪胎特保案中,美國是“重重地打了中國一拳”,中國只是“溫柔地還了一腳”。今后中國的努力方向應為協調各方,形成有效應對機制。
貿易戰(zhàn)常重創(chuàng)
我國涉案企業(yè)
廣州市外經貿局副局長陳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廣州貿易救濟案件的涉案金額高達2.7億美元,超過2008年全年總額的2倍,涉案企業(yè)超過300家。對涉案的個別企業(yè)和行業(yè)來說卻是災難性的打擊!
廣州環(huán)球自行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新告訴記者:“歐盟一次反傾銷立案成功就會為期5年,我們抗爭了近15年了,但是每次應訴都是敗訴,就像判了無期徒刑!蹦壳埃髽I(yè)出口到歐盟的自行車要征收稅率為48%的反傾銷稅,幾乎喪失了競爭力。
花都一家燙衣板廠老板溫暢芬也表示:“我這個不到1000人的工廠,5年來接到了美國商務部官司3次,歐盟官司1次。每次打反傾銷官司律師費都要花30多萬美元,現在支出超過200萬美元了!
回顧貿易摩擦案
1.中韓大蒜貿易戰(zhàn)
2000年6月,中國與韓國之間發(fā)生“大蒜戰(zhàn)爭”,曾造成兩國嚴重貿易沖突。
2.美對我溫水蝦反傾銷
2003年12月30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溫水蝦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04年12月初公布裁定結果,應訴蝦企的加權平均稅率為55.23%,未應訴企業(yè)被征112.81%反傾銷稅。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