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夫妻鞋匠
青海新聞網(wǎng)訊 人物小檔案:顧先倫, 1963年生,胡月英(顧先倫之妻),1965年生,夫妻二人都是四川廣安人。1987年,丈夫來到西寧,1990年妻子追隨丈夫來到西寧。大兒子當(dāng)兵已有五年,小兒子還在讀書。
夫妻心語:我們都這個年齡了,別的也不想了,只希望兒子能有本事。
“師傅,靴子有點(diǎn)擠腳,幫我弄大點(diǎn)。”“幫我把鞋縫一下。”不足五平方米的修鞋店內(nèi),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從早到晚,送鞋的、取鞋的不斷,顧先倫和胡月英就這樣不停地迎來送往……
舊式中山裝,胸系藍(lán)色圍布就是顧先倫標(biāo)準(zhǔn)的“工作服”。胡月英戴著的棉布手套已有多一半指套被磨掉了,棉布手套里面還戴著一雙橡膠手套,她手上的皮膚不好,戴著橡膠手套,就不會腐蝕到手。對自己修鞋的手藝,兩人很自信,“城東、城西的居民都來找我們修鞋,我們這里多半是老顧客!
顧先倫夫妻20世紀(jì)80年代末先后來了西寧,在省城飲馬街一家屬院大門外擺攤修鞋,現(xiàn)在和幾個老鄉(xiāng)合伙搬到了鋪面內(nèi)。盡管在鋪面里不再受風(fēng)吹日曬之苦,但胡月英說起搬攤位的事情顯得有些委屈。“我們在家屬院門口擺了二十年攤,今年有人說我們擋了他們的路,把我們的攤也掀翻了,工具也扔了,沒辦法,我們才搬到了鋪面里,每月要多出600元房租呢!”
來西寧二十年,顧先倫僅回過兩三次家,而胡月英整整十年沒有回過老家了。問他們想不想家,胡月英說:“現(xiàn)在多方便呀,長途三毛錢一分鐘,想家了就打個電話過去,說上個十來分鐘。”兩人的父母都健在,兄弟姐妹都在外地打工,即使過年回家也不一定能見面。每年除夕,兩人收攤后約上老鄉(xiāng),在租住房內(nèi)做頓飯,就算過年了。
今年物價(jià)上漲后原材料跟風(fēng)漲價(jià),掙錢就更不容易了。但對目前的狀況,兩人還算滿意!半m然我們掙錢不多,但一家三代人都靠我們養(yǎng),能讓一家老小吃飽穿暖,就知足了!薄八愎g我們也二十多年了,比端鐵飯碗的還好,不想干了也不用跟領(lǐng)導(dǎo)請假,呵呵!”顧先倫最后還不忘幽默一把。
問起今后的打算,兩人都說走一步看一步,其實(shí)就是看兩個兒子今后的發(fā)展,希望兒子能有個好的前程。(作者:雅寧)

【-品牌動態(tài)】高跟鞋自16世紀(jì)面世以來,一直流行了400年。但高跟鞋并非一下子就在平地上冒起3寸高,它的高度是16世紀(jì)時(shí)開始,...
[詳細(xì)]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hù)計(jì)劃:奧康,用溫暖點(diǎn)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jiān)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yùn)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