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新聞]八旬老人修鞋專治疑難雜癥
在長白街和大石壩街交界處,有一個修鞋攤,攤主是一名年過八旬的老人。只要他出攤子,前來的顧客絡(luò)繹不絕。而且,無論什么樣的鞋,交到老人手里,老人都能想辦法把他修好,讓顧客滿意。
他最喜歡修的就是那些別人無法修的鞋。前天上午,記者來到老人修鞋的攤點,探個究竟。記者趕到時,老人正戴著老花鏡,很仔細地削一只涼鞋的鞋底。每一刀下去,和前面一刀削出的深度都很相近。見有陌生人到來,老人問了一句:“修鞋嗎?稍微等一下。”乘著老人忙碌的間隙,記者仔細打量著老人,他身材高大,人很清瘦。老人神情很專注,絲毫不為旁邊路上喧鬧的人群所感染,一刀刀忙著自己的事情。一位來修鞋的市民告訴記者,老人名叫朱立貴,今年已經(jīng)83歲了,沒有他修不好的鞋。
修鞋老人是高級技工
老人從16歲開始,就到鞋匠店學(xué)徒,從鞋底到鞋面,各個工序都做過。后來他到萬里皮鞋廠上班,成為一名高級技工,直到1980年退休。退休后,他又被一些私人鞋廠請過去做指導(dǎo),直到1985年才算真正退休。退休后,他也清閑了幾年,可看著別人遛鳥、打牌下棋,他是一點興趣也沒有。他決定,乘自己還年輕,干脆擺個攤子修鞋,繼續(xù)自己的老本行。盡管孩子們都不支持,覺得這么大年紀(jì),在家吃吃玩玩有什么不好,又不缺錢花。但老人卻很執(zhí)著,覺得不找點事情做,太浪費時間了,光陰寶貴。于是,在老伴的支持下,他正式開始修鞋了!白罱鼛啄,年紀(jì)大了,我每天中午吃過飯都要在家休息一會兒,不休息好哪能好好干活啊!崩先诵χf。他每天早上要鍛煉兩個小時,別看年紀(jì)大了,可騎車什么的,沒有任何問題,硬朗著呢。
手藝遠近聞名
市民沈女士是老人的老街坊了,她說,老人修鞋,除了鞋上面的線是用機器縫的,其他削啊什么的,都是手工的。老人下雨的時候一般不出攤子,不少人甚至將鞋送到他家里。有些人甚至從下關(guān)、江寧等地,專門將鞋送過來修。有一天,一位出租車司機到老人修鞋的鞋攤前,請老人把一雙大一點的鞋改小,老人毫無猶豫地接了下來,改好后,這名出租車司機成了老人的?。老人拿著剛才修的鞋告訴記者,這雙鞋,原來是一雙坡跟的,但因為穿的時間長了,下面的跟變形了,但鞋的主人特別喜歡這雙鞋,覺得鞋面很是漂亮大方。老人說,他想了很長時間,才決定把鞋的跟削掉,削平整后,重新在鞋上面上一個底,這樣鞋又可以穿不少時間。
小鞋改大是絕活
大鞋改小,不少長期和鞋接觸的人都會做,但如果把一雙嫌小的鞋改大、改合腳了,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的,而老人就有這樣的絕活。老人說,有一位家住夫子廟的李先生,花了一千多元在國外買了一雙鞋,當(dāng)時試穿覺得感覺不錯,可回來后一穿上厚厚的棉襪,就覺得腳擠得難受,慕名找到了老人,請他幫忙看看能不能把鞋改大點。他拿到鞋后仔細看了一下,鞋確實不錯,而且也有放大的空間,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當(dāng)天晚上,他回家后,把鞋幫拆開,沿邊放寬,又重新用膠等把鞋縫合!皩Ψ絹砟眯瑫r,竟然沒看出鞋被我動過了,可等到把腳放進去一試,連聲道謝。”老人說,其實,這些都是小事情,一輩子和鞋打交道,無論是鞋底鞋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工序都已經(jīng)很熟悉了,做這些也就覺得很簡單了。
要修到不能動為止
就在老人和記者說話的間隙,還不停地有人來送鞋取鞋,一見記者采訪老人,都紛紛贊嘆,說老人價格公道,關(guān)鍵是手藝好得沒話說,什么鞋到了他手里都能“起死回生”。老人連聲說不敢當(dāng)。他說,自己有這樣的手藝,放著也是浪費,大家掙點錢不容易,能修好了一雙鞋不就可以少買一雙嗎?最近幾年,市場流行比較快,老人平時就留心市場上的款式和搭配,等有客人來修鞋或改鞋時,可以不落伍。他說,有活干心情也會很好,既然這么多人肯定他,他會一直修下去,直到修不動為止。
【-品牌動態(tài)】高跟鞋自16世紀(jì)面世以來,一直流行了400年。但高跟鞋并非一下子就在平地上冒起3寸高,它的高度是16世紀(jì)時開始,...
[詳細]-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