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媽的“擁軍鞋墊”
在駐錦某部隊勤務(wù)營,一位八旬老人一針一線縫制的千余雙“擁軍鞋墊”,幾年來一直溫暖著官兵們的心。
做鞋墊的老人叫張玉蘭,今年81歲,是凌河區(qū)正大街道正大社區(qū)的一位普通居民。5年前,當(dāng)社區(qū)在全民擁軍活動中與勤務(wù)營結(jié)成共建隊子時,老人就想著也要出份力。“理發(fā)修鞋我不會,不能為子弟兵服務(wù);英語電腦我不懂,不能為子弟兵輔導(dǎo)。為子弟兵做點啥呢?……孩子們摸爬滾打少流不了汗,一定很費鞋襪,我何不發(fā)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為他們做點鞋墊呢!”思來想去,老人最終做了這個決定。
雖然東北有個習(xí)俗,正月里女人不準(zhǔn)動針線,但孰輕孰重老人分得清。于是,正月初八一過,她就拆洗從鄰居親友家要來的舊衣服、舊床單,洗凈晾曬后找來面粉打好面漿,然后在吃飯的炕桌上一張一張地糊袼褙。老人心靈手巧,做活兒又細(xì),打出的袼褙總是薄厚均勻、軟硬適度。之后,她從賣鞋墊的地攤上描回各種規(guī)格的鞋墊樣,在曬好的袼褙上比照著一雙雙地剪,大小號齊全,肥瘦腳都有。這一切做完了就戴上老花鏡,坐在縫紉機前開工了。雙腳不停地蹬,雙手不停地轉(zhuǎn),雙眼追著針角走,一坐就是一天。眼睛花了閉一會兒,脖子僵了晃一晃,腰酸了扭一扭,腳蹬乏了活動活動。眼看著軋出的鞋墊排成了摞兒、堆成了山,老人心里也樂開了花。
就這樣忙碌了大半年,等到八一建軍節(jié)快要來臨的時候,200多雙鞋墊已整整齊齊地擺在箱蓋上了。接下來就是怎樣送往軍營,怎樣保護(hù)戰(zhàn)士們的雙腳了……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5年下來張玉蘭老人已為官兵做了1200多雙鞋墊。鞋墊本身雖然單薄渺小,卻凝聚著老人的一片厚愛;而戰(zhàn)士們呢,則是從老人細(xì)密的一針一線中,真切體會到了第二故鄉(xiāng)人民的純樸深情。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hù)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