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中國鞋怎樣迎戰(zhàn)“反傾銷”
CCTV2《中國財經報道》5月23日播出節(jié)目《中國鞋怎樣迎戰(zhàn)“反傾銷”》,以下為節(jié)目內容。
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中國財經報道》,我是計渝。今天經濟領域的重要新聞不少,首先我們來看兩個數字,一個是1600點,由于受到昨天印度、香港等周邊股市暴跌的影響,今天上證綜指盤中一度跌破了1600點關口,與此同時,今天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五一以后,股市上每天新開戶的投資者都超過了4萬。在過去幾期節(jié)目中,我們不斷提醒投資者在市場出現轉機時,要保持健康的投資價值觀,今天市場出現了波動,所以還是要提醒投資者尤其是新加入股市的投資者,保持冷靜,不要盲目跟風。
主持人:今天另一件經濟大事出現在外貿領域。當地時間5月22號,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案聽證會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舉行。在此之前,今年3月歐盟在對我國鞋類實施反傾銷調查一年后,做出了對中國皮鞋實施分階段征收臨時性反傾銷稅的決定。從4月7號起的6個月內,反傾銷稅將從4.8%增加到19.4%,如果在這期間,中歐不能對鞋產品出口達成協議,歐盟將在今后5年繼續(xù)對中國皮鞋加征關稅。
主持人:為了避免高昂的反傾銷稅對我國鞋類出口造成嚴重的損害,一支由中國鞋類制造企業(yè)、行業(yè)協會以及律師組成的應訴團隊幾天前趕赴歐盟,他們將在聽證會上據理力爭,為權益而戰(zhàn)。本欄目記者也在第一時間電話連線到了正在布魯塞爾參加聽證會的中國制鞋企業(yè)代表吳春悅,通過他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聽證會的最新進展。
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案聽證會最新進展
記者:“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次聽證會上有什么新情況?”
中國制鞋企業(yè)代表吳春悅:“這次從聽證會他們三個官員的表現也能看得出來,他們本身所面臨的壓力很大。他們希望能夠延伸出一個有結論性的一個結果,但是從目前看,就還做不到這一點!
記者:“我知道,聽證會上你也做了抗辯,那咱們提供了哪些主要依據呢?”
中國制鞋企業(yè)代表吳春悅:“我們現在總共與歐盟合作的貿易量是4500萬美元,進口額占到1900萬美元,而且,從我們出口的現狀來看,我們的均價在20美元左右,就是我們所出口歐盟的鞋子,并不是如他們所指控的那樣低價的傾銷,我們出口的鞋子,主要是中高檔品牌鞋這個市場。”
記者:“那從現在的進展和形勢來看,我們這次抗訴的勝算把握大不大?”
中國制鞋企業(yè)代表吳春悅:“就目前來看,還不能說勝算。因為中國代表團這方面他的態(tài)度是比較強硬的。就是我們一定爭取無損害抗辯和不接受任何的有關反傾銷稅這方面的一些妥協。.所以,如果說歐盟那邊在近期不做任何調整的話,看來這個案子要到來WYO去做一個最終的了斷!
主持人:就像吳春悅所說的,如果不進行抗辯,中國制鞋企業(yè)將遭受嚴重的損失,而事實上,這種損失已經開始顯現了。就在中國鞋業(yè)應訴團趕往歐盟的前夕,我們的記者也來到鞋業(yè)制造基地溫州進行了采訪。
反傾銷調查對鞋業(yè)制造基地溫州的影響
溫州是我國重要的鞋業(yè)制造基地,2005年中國鞋出口歐盟皮鞋約2億雙,出口額突破13億美元,其中有25%來自溫州。在溫州康集團,我們見到了負責海外市場拓展工作的副總裁徐曉杰。他告訴記者,奧康鞋出口時間不算長,但從第一張一千雙皮鞋的訂單開始,僅僅3年多的時間,他們的出口額就突破了1億5千萬元人民幣。
奧康集團副總裁徐曉杰:“我們從2003年開始做外貿,當時覺得整個外貿的發(fā)展很好。所以我們在溫州鷗北區(qū)建了一個新廠房。整個占地面積有77000多平方米,全部是用于做外貿出口用的!
徐曉杰說,去年6月30號,歐盟提出對中國鞋類進行反傾銷調查。而那時,他們的新廠房剛剛竣工,投產還不到半年。
奧康集團副總裁徐曉杰:“他從去年提出來以后,就開始對我們的整個制鞋就產生了影響。從去年開始,很多在中國采購的一些采購商,慢慢地就想辦法,把中國的一些采購渠道移到其他地方!
反傾銷調查只是一個開始,今年4月7號歐盟宣布對中國鞋征收4.8%的臨時性反傾銷稅。5月份,中國皮鞋在廣交會上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出口訂單量下降了近30%。
奧康集團副總裁徐曉杰:“表現最明顯就在這次廣交會上,歐盟的客戶,他們大部分都采取一種觀望的態(tài)度。真正能夠買的話,他們很少。”
從歐盟宣布對中國鞋進行反傾銷調查開始,奧康就始終在積極進行抗辯。比如向歐盟提供奧康集團的生產成本數據、經營狀況、以及企業(yè)具有市場經濟地位等依據。而就在這次奧康和其他企業(yè)組團去歐盟應訴之前,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還與全國百名鞋業(yè)總裁一起,在重慶共同發(fā)表了一個主題為“對話代替對抗,壓力變?yōu)閯恿Α钡摹吨貞c宣言》,呼吁所有的中國制鞋企業(yè)都來積極應訴。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我們努力響應政府和行業(yè)的號召,完善行業(yè)預警體制,有效化解貿易的摩擦,立足國際市場,爭取和維護合法權益與地位!
在宣言發(fā)布儀式上,中國皮革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歐盟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關稅雖然只有一個多月,但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我們從到間接的一些信息也得到,象我們周邊東南亞的一些沒被反傾銷的企業(yè),他們的單相應都在偷偷地攀升,所以應該說是對我們影響應該是很大的!
而說到中國企業(yè)過去一年的應訴情況,張淑華顯得十分焦慮,她告訴記者,歐盟實施臨時性反傾銷稅,中國總共有1257家鞋類出口商會受到影響,然而目前應訴的企業(yè)還不到150家,只占一成左右。
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歐盟政府對我們是一種歧視的態(tài)度,我們對這點表示非常的不滿意。但是這個稅率的實施,當然我們現在并沒有承諾,我們仍然要進行抗辯!
不應訴,企業(yè)就要被迫接受高額的懲罰性關稅,而這很可能意味著將有相當一部分制鞋企業(yè)會失去歐洲市場,甚至可能是坐以待斃。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對我們企業(yè)來講,企業(yè)要積極應訴,頑強抗爭,不應訴是死路一條。我對這個反傾銷歷來都講,行業(yè)要自律,企業(yè)當自強,這個政府代替不了你!
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指出,積極應訴,努力抗辯雖然不一定能穩(wěn)操勝券,但消除不合理的裁決卻是很有可能的。比如這次歐盟提出,對我國150家應訴企業(yè)征收統一的反傾銷稅率,而不是分別裁決,就違背了WTO貿易規(guī)則。因此,中國企業(yè)完全可以利用好這半年的時間努力爭取權益。
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中國政府和我們行業(yè)協會、企業(yè)一直沒有停頓,一直在組織我們進行無損害抗辯,我們的政府也通過這個法律的途徑,WTO的原則提出我們的不同意見!
不少業(yè)內人士表示,盡管每年我國出口到歐盟的鞋高達近10億雙,但同時我國也從歐盟進口了大量設備和原料。因此對中國鞋實施反傾銷,不僅會損害中國企業(yè)的利益,還會傷害到約500家歐洲鞋類公司以及歐洲制鞋設備供應商的利益,尤其是歐洲皮革生產商,他們每年要向中國制鞋企業(yè)出口超過6億美元的皮革。因此在這一點上,歐盟內部也有分歧,這對中國企業(yè)是有利的。
溫州市鞋革行業(yè)協會秘書長朱峰:“我們溫州的制鞋設備,好多制鞋材料都是從意大利等歐盟國家采購進來的。如果一旦他進行反傾銷之后,那么對歐盟的這些采購供應商,設備供應商會帶來更加多的損害!
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另外歐洲的消費者,如果他們過去穿中國的鞋非常便宜,一下子這個鞋的價格都升得很高,消費者也會有意見的。我覺得這只是一個暫時,給予歐洲的同仁一個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磨合的一個時間,但是最終我認為歐洲是少不了中國的鞋,因為中國的鞋物美價廉,消費者需要。”
主持人:高額的反傾銷稅就擺在眼前,可面對已經開始的利潤損失,卻只有1成的制鞋企業(yè)采取行動,積極應訴。中國制鞋企業(yè)能擺脫反傾銷的困境嗎?
中國鞋在歐洲為何頻頻受阻?
中國鞋類產品在歐洲市場頻頻受阻早在2001年就已經開始了。
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中國鞋商在俄羅斯遭查扣,損失約3億元。
2003年冬天,20多家中國鞋商的鞋類產品在意大利羅馬被焚燒。
2004年9月,西班牙東部小城埃爾切也發(fā)生了“中國鞋被燒事件”。
同年12月,意大利制鞋協會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對中國出口到歐盟的所有鞋類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2005年2月,歐盟正式對來自中國的鞋類產品實施“事先進口許可監(jiān)控”;
2005年3月,89個集裝箱的中國鞋又一次在俄羅斯被查扣,損失高達8000多萬元;
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歐盟委員會對我國勞保鞋和部分皮鞋實施反傾銷立案調查;
2006年3月23日,歐盟成員投票通過從今年4月7日起對所有中國出口到歐盟的皮鞋征收4.8%的關稅,并分階段增加,到10月關稅將增加到19.4%。
為什么中國鞋在歐洲市場會一再受阻呢?有關專家指出,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鞋類制造國和鞋類出口國,2005年我國總共生產了70億雙鞋,占全球的50%。其中出口到歐盟的鞋類產品數量達到8.05億雙,比上年增長了19.2%?梢哉f在全球鞋類生產三大區(qū)域中,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正處在迅猛發(fā)展階段,具有較強的競爭優(yōu)勢。相比之下,美國鞋目前已經以品牌輸出為主;而歐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傳統制鞋大國,則因為成本、價格等原因,正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優(yōu)勢。與此同時從2005年1月1日起,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鞋類產品不再受數量限制。隨著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鞋不斷增加,貿易摩擦也開始加劇。去年我們曾就這個問題采訪過歐盟經濟及貨幣事務委員阿爾穆尼亞,他當時給出了這樣的看法。
歐盟經濟及貨幣事務委員阿爾穆尼亞:“歐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貿易體,我們是三大貿易體之一,我們不會實施價格保護,我們會一如既往的保護市場開放,支持自由貿易。我深信這對各方都有好處。但有時你知道,在歐盟內部有一些國家舉起保護的大旗,由于從一些國家進口的快速增長,尤其像中國。所以我們需要建立對話機制,特別是和貿易伙伴達成協議!
制鞋企業(yè)如何抵擋反傾銷“風暴”?
那么,面對來自歐盟的反傾銷,除了積極應訴,還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嗎?在溫州奧康集團,記者看到,企業(yè)已經開始調整出口銷售渠道了。
奧康集團副總裁徐曉杰:“去年,我們大概有70%到80%的銷量都是銷往歐盟。但是我們從今年開始,我們慢慢地在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就是說對其他國家的銷售,加大了力度。”
同時,企業(yè)也把經營策略定為“保內爭外”,減少因出口受阻而帶來的損失。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首先我們把外貿作為我們奧康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也就是說我們在原來出口的基礎上,已經做好一些布局!
中國皮革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方面企業(yè)要調整經營戰(zhàn)略,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歐洲有先進的制鞋工藝,我們完全可以取人之長,在貿易中找到雙方利益的平衡點。
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我們制品出口到歐洲,那么歐洲的原輔材料,高科技的東西進入我們中國的市場,其實支持了我們這個產業(yè)的發(fā)展。所以我在這里談的中心意思,就是說作為中國的企業(yè)家、歐盟的企業(yè)家,我們要平靜面對這個貿易摩擦,我們要尋求一個可以互動的共贏的切入點!

【-品牌動態(tài)】高跟鞋自16世紀面世以來,一直流行了400年。但高跟鞋并非一下子就在平地上冒起3寸高,它的高度是16世紀時開始,...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